2023年开年一个月,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A股、港股携手上扬,外资加码中国资产,背后是对中国经济复苏的信心。多数外资机构一致认为投资新闻,随着我国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起效,机构普遍预测2023年我国宏观经济大概率将企稳回升,权益市场投资也将迎来机会。2023年机构投资者普遍看好哪些领域?我们根据公开资料梳理出4个关键词。
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的不断优化,消费亦将持续恢复。此前受疫情人流量衰减直接冲击的住宿餐饮、文化旅游M6米乐、线下零售、航空等为代表的行业,随着人流量的恢复和大众消费倾向复苏将出现显著的消费回暖。
中银研究认为:2023年,消费有望在疫情影响相对减轻和政策持续支持下保持恢复趋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有所提高。线下消费将成为消费恢复的主要推动力;此外,房地产市场逐步筑底回升,带动家具家电、建筑装潢等住房相关消费回暖。
所谓国产替代,指的是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对国外企业生产的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产品的替代。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各种被卡脖子案例出现,国内各企业研发投入的不断增长,以及政策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国产替代的声音愈发高涨。
在哪些领域国产替代更为迫切,进程更明显?比如芯片、汽车零部件、高端制造M6米乐、医药、医疗器械、特种材料、特定行业的软件等。此外关系到国家安全的相关领域,长期来看国产替代是主线,未来多个领域的信息化系统装备都将加速完成国产替代。
中国能够支撑长期复苏的力量将主要来自于经济转型,从传统的投资驱动转向高技术产业的投资驱动,技术创新和技术升级成为必经之旅。在内外部环境的复杂的2022年,制造业投资能够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底线的重要力量,正是得益于高技术产业投资的贡献。
2023年,围绕“安全”主线的科技成长领域更强调“自主可控”。在国防安全、能源安全、信息安全、公共医疗卫生安全、粮食安全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更值得关注。数字经济、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储能、新能源设备、芯片设备及材料等领域或将拥有长期景气度。
受疫情影响,人们的健康意识得到了空前的提升。此外,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实,也在催化大健康产业的大发展。从市场发展空间来看,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占GDP的比重约为10%,而中国的大健康产业占GDP的比重还不到5%,还有很大的市场规模增长空间。
展望2023年及未来更长时期,从个人防护用品、家庭常备的医疗器械,到保健食品、健康用品、康养机构,各类以提升人们健康水平为目标的产品和服务,都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