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米乐短期刺激难治本 中国供给侧改革是“长期投资”

发布时间:2023-02-05 09:42:32    浏览:

[返回]

  本周以来,“经济刺激”成为全球范围的一个热词。8月4日晚间,英国央行宣布将主要利率从0.5%下调至0.25%的历史低点,这是其自2009年3月以来的首次降息。稍早之前,日本政府也通过了规模达28.1万亿日元(约合1.84万亿元人民币)的刺激计划,以提振经济。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政策走向尤为引人关注。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当前中国供给侧改革面临很多“硬骨头”,部分领域进展不理想,但中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经济政策不可能像英国、日本那样转向“强刺激”。未来,只有扎实推进供给侧改革、苦练内M6米乐功,才能为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蓄力。

  一方面,是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主要经济体接连推出各种“强刺激”政策;另一方面,截至7月底,中国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47%、38%,总体进度不理想,各地进展也不均衡M6米乐。那么,这些情况会否影响中国经济政策走向呢?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实际经济情况与英、日等国有明显区别,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这些都决定了中国将坚持旨在治本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会动摇。

  “英国脱欧公投之后,国际上对其经济发展前景变得悲观,不少人担心英国经济将陷入衰退,因此英国才出台刺激政策。就日本而言,出台大规模刺激措施则主要是为了防止经济陷入‘债务——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实现通胀目标。”张斌说,英国、日本都是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其推动结构性改革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与之相比,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在完善市场机制、提升公共服务等方面改进的空间就大得多。因此,中国将坚持通过供给侧改革来提升潜在增长率。

  对于当前供M6米乐给侧改革中部分领域和任务面临的困难,专家指出,这既有部分人对供给侧改革认识不到位、面对改革中的困难和挑战办法不多等主观原因,也有供给侧改革自身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等特点的客观原因,需要辩证看待。“例如,‘去产能’进度要受当下经济所处的周期及市场因素左右,所以相比于特定时间段内化解产能的绝对量,关注体制机制改革、环境保护标准落实等深层次改变显然更有意义。”张斌表示。

  苦练内功因地制宜,重塑增长殊途同归。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表示,“三去一降一补”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入手之策。在此基础上,很多省份提出了创造新供给、引领新需求的政策措施。新供给、新动能与去产能、去库存,是相同方向并排而行的两条河流,当它们汇聚成一条河流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会从根本上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

  事实上,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探索中不乏亮点。如,山西阳煤化工瞄准现代煤化工这一煤炭资源利用的方向,持续加大创新研发力度,不仅在大型氨合成、氢甲酰化羰基合成等方面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其自主研发的丁辛醇生产技术更是成功打破国外垄断,为企业累计贡献利润10多亿元。再例如,为了适应城镇化水平提高所带来的需求转变,工程机械巨头中联重科积极通过自主研发M6米乐、海外并购等方式向环境产业和农业机械进军,目前其环卫清扫设备市场份额已达六成以上,未来还将向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等下游延伸。

  “旧的产业和产能被淘汰,新兴产业和业态补充上去,经济才能实现平稳转型。中国进行供给侧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破除市场机制不完善、资源使用效率低、地方保护主义、政府服务越位和缺位等深层次弊端,为不同要素更好地结合、不同性质企业更好地互补创造条件,最终促进经济新动力的生成。”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主任金煜对本报记者说。

  去过银行的人都知道,存款的年化收益率会随着存款期限的增加而升高。比方说,1年定期存款可以让储户每年获得1.75%的利息,而3年期定期存款对应的利息率可能就是2.75%。事实上,这背后反映出“长期投资的收益率通常高于短期投资”的规律。

  中国经济政策选择同样符合这个道理。分析人士指出,英国、日本等刺激政策本质上属于短期行为,尽管其可能使得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出现好转,但难以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相比之下,中国着力推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一项“长期投资”,短期好处可能不那么明显,但从经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却收益颇多。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看来,结构性是与周期性相对应的,过去经济周期性波动主要通过凯恩斯式的刺激政策来熨平,但现在针对多年累积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就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化解,具体就是调整不合理的产业、区域、要素投入、排放、收入分配等结构。

  “应当看到,供给侧改革确实会受到短期宏观经济环境和总需求的影响,因此适度的总需求管理是必要的投资新闻。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之间的主次关系。”

  金煜表示,与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各方面改革发展的潜力十分可观。只要我们坚持好“中国节奏”扎实推进改革,未来经济的表现就有望更好。(本报记者 王俊岭)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