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绿色金融不可或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既是金融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M6米乐、助推实现“双碳”目标的责任担当,也是金融业紧抓政策与市场机遇、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据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22.03万亿元,同比增长38.5%,比上年末高5.5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8.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6.01万亿元。
在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金融业持续加大投入和资源倾斜力度,不断完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产品体系,以金融力量助力“绿水青山”的底色越来越亮、“金山银山”的成色越来越足。
绿色信贷在持续增长的同时,结构也不断优化。来自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2022年末金融资讯,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8.62万亿元和6.08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7%。
其中,分用途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分别为9.82万亿元、5.68万亿元和3.0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8%、34.9%和59.1%。分行业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绿色贷款余额5.62万亿元,同比增长27.4%,全年增加1.15万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绿色贷款余额4.58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全年增加4546亿元。
绿色债券方面,2022年我国境内市场发行绿色债券515只,同比增长5.75%,规模达8720.16亿元,同比增长43.35%;截至2022年末,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规模达2.63万亿元,存量规模1.54万亿元。
与此同时,我国ESG公募基金规模超过500亿元。根据Wind概念基金板块统计,截至2022年11月末,我国累计成立的公募ESG投资基金已由2005年的两只增加至289只,规模合计达到1532.89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6%。其中,纯ESG主题基金规模为148.21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6.5%。
“2023年将成为中国绿色金融的又一个迸发之年,绿色融资结构将继续改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表示,“2022年,资本市场相关政策都在为提升直接融资积极性奠定良好基础,而加强绿色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扩大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股权等融资工具的应用,有助于不断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绿色金融市场,提高投资者的绿色市场参与度,满足长期绿色融资需求,进一步改善绿色融资的期限错配问题。”
“做好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效衔接,是未来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政策重点之一。”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
2022年4月,人民银行召开2022年研究工作电视会议时要求,要以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为主线,继续深化转型金融研究,实现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序有效衔接,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
“G20发布转型金融框架,为我国转型金融政策体系构建提供指引。”在鲁政委看来,G20转型金融框架五大支柱与人民银行确定的绿色金融政策五大支柱具有高度一致性,有助于将绿色金融政策经验推广至转型金融领域。同时,在具体原则中也体现了转型金融区别于绿色金融的特点,为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序有效衔接提供指引。
绿色保险方面,2022年11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印发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的通知》,首次对绿色保险进行定义,并对做好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工作提出要求。
“在实践方面,农业巨灾保险成为绿色保险支持乡村振兴最为典型的产品之一,同时还衍生出农业巨灾指数保险、农业天气指数保险等。林业碳汇保险也开始出现,主要面向种植林木且出让碳排放额度的企业/林农(卖方)提供保障服务。”鲁政委表示。
绿色发展的理念正逐渐深入各家金融机构,在“双碳”目标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承诺净零目标。目前,我国已有包括国家开发银行M6米乐、邮储银行、兴业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宣布自身营运或者自身营运与资产组合的碳中和目标。
与此同时,各家金融机构不断强化战略引领。据了解,大力发展可持续金融、绿色金融和气候融资,已纳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十四五”规划纲要》。2022年,邮储银行制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暨绿色金融领导小组,对“双碳”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和系统推进。
作为我国首家赤道银行,2022年,兴业银行积极贯彻“四稳四进”“巩固基本盘、布局新赛道”的总体策略,围绕集团“全绿”转型目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将绿色金融部和战略客户部合署,组建新的绿色金融部(战略客户部),将绿色金融融入各方面、全客群,推进集团“全绿”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兴业银行还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全行经营工作,布局新能源赛道,着重在“降碳减污”和高耗能行业“绿色升级”等重点领域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等非商业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